老祖宗说“兔子不吃窝边草”,其实还有下一句,这句才是经典
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我们的一言一行,无不经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。我们的婚丧习俗、孩子们所吟诵的诗词歌赋、我们使用的筷子、甚至于各地不同的方言都是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。还有我们在交流过程中,必不可少的俗语,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。
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让我们脍炙人口的俗语文化,这些俗语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传承而来。俗语是古代人的总结出来的经验,虽然有些俗语略显粗鄙,但其中却蕴含着无数深刻的智慧,其中有些俗语是关于人生哲理的,比如说"好马不吃回头草,浪子回头金不换"、"笑贫不笑娼,救急不救穷";还有些关于生活经验的俗语,比如说"眉上一根长,能抵万担粮"、"老泄残精,人穷寿尽"等等。
兔子不吃窝边草
俗语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,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比如说我们经常在挂在嘴边儿的"兔子不吃窝边草"。
我们经常用"兔子不吃窝边草"来警示人们要与邻为善,不要在自家的门口做坏事儿。也比喻一些坏人,并不会在自己的老家干坏事儿。
这句俗语其实还和胡雪岩相关。
当时,胡雪岩开办钱庄,还帮助左宗棠的军队来筹集粮草,帮助晚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。有一次,胡雪岩有个朋友落难了,想要委托胡雪岩帮忙照看自己的妻子。但是又怕胡雪岩"见色忘义",所以就委婉地提醒了一下。胡雪岩当即说"兔子不吃窝边草"。
但是,后来胡雪岩的这个友人,因为动乱失去了音信。在那个时候,丈夫失去音信,一个女子必然没有依靠。而胡雪岩又对其关爱有加,所以两人便王八绿豆看上了眼,两人便在一起了。
有草何必满山跑
自古以来,人们的八卦之火就没有熄灭过。众人在吃着胡雪岩娶朋友妻的瓜的时候,也不忘调侃一下胡雪岩。
于是就有了"兔子不吃窝边草"的下一句"有草何必满山跑"。现在人们经常说"兔子不吃窝边草",对于"有草何必满山跑"这句话,却不是很常见。而这句话的表面的意思也是说,真正有储备粮草的兔子,是不需要到处奔波的找肥美的草。
人们经常说"有福之人不必忙,无福之人跑断肠",说的就是有福气的人,不必忙碌,轻轻松松的就能够获得比较安逸的生活。其实有福之人也不是不忙,因为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。
其他寓意相左俗语:俗话说,俗话又说
在传统文化中,像这种"兔子不吃窝边草,有草何必满山跑"寓意相反的俗语还有很多。
比如,俗语说"好马不吃回头草",但是俗话又说了"浪子回头金不换";俗话说了"一个好汉三个帮",但是俗话又说了"靠人不如靠己";俗话说"瘦死的骆驼比马大",俗话又说"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";俗话说"钱不是万能的",俗话又说"有钱能使鬼推磨"。
老子说"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"
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其对立的一面,矛盾是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。老子的伟大不可忽视,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。但是这些俗语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对立,难道不是和老子的哲学不谋而合吗?"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",而俗语便是广大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。
像这种传统文化中寓意相反,却个个都十分有道理的俗语很多。这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。
你还知道哪些寓意相反的俗语?